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技术专家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解决各种三星贴片机问题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加入
x
小小的"SMT电子工厂使用的MLCC" 居然撼动了中国电子制造业的根基,这是盛世下的危言耸听吗? 唇亡齿寒,最大的元器件市场,却没有丝毫的价格话语权,这是中国钢铁剧本的重演吗?
配角的春天 如果想问MLCC火不火,那就到华强北去看看吧,连卖肠粉的都可以给你报出今天0402/0603的出货价! 2018年春节后,华强北元器件铺位一票难求,新增的大部分是哭着喊着要卖MLCC和电阻的菜鸟。 而我们熟知的0603,0402等通用中容的电容电阻,大部分现货价格已经上涨了10倍,有些夸张的数字,比如30-50倍等字眼,就不想跳出来吓人了! 现在,卖MLCC等容阻的人,基本上都是电子制造业供应链渠道的人上人。以前上门推销,见到的都是小喽啰,而且还有一堆的苛刻条件,以及长长的账期。现在上门,见到的都是采购总监甚至VP和CEO,而且笑脸相迎,现金没有问题,只要你能搞定货源货期。 卖电容电阻的,一夜之间,扬眉吐气,四季如春,怎一个风光无限?! 制造业的灾难这一波狂涨行情,成就了多少炒家和亿万富豪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是,又有多少制造企业陷入哀嚎,甚至崩溃,我们更是难以想象! 目前,很多电子制造企业已经成立了"容阻办"。更为夸张的是,某生产企业20个采购,其中16个采购的任务是寻找电容电阻。某生产企业,以前的容阻供应商只有5家,现在增加到250家,心里都没底,还在满世界找货! 因为几颗被动物料,陷入停产的,放假的,还有即将面临生产断供的,更是比比皆是,这一点都不夸张!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,很多卖主控芯片的,居然也遇到了烦恼。采购们说,你们如果能帮我搞定阻容,我就拿你们的芯片,要不然,我们也开不了工。 向来是主角的芯片,这次居然败在了MLCC等小角色下,简直让人不可思议!我想,最近芯片大佬们的高尔夫球局,很多球友都开始换成容阻老大了吧? 涨姿势的是,很多制造企业在阻容的阴沟里翻了船,这一波涨价潮,也让人意识到,任何供应商,任何元器件物料都是不可忽视和怠慢的。平等互惠,保持敬畏心,永远是元器件供应链的不二法则。 也许,这一波容阻涨价和缺货潮,制造业至少要多付出5%-15%的成本!这对于利润微薄,如履薄冰的电子制造企业来说,简直是一场措不及防的灾难! 澡堂的蓄水量一般来讲,被动元件平均占BOM物料清单的80%,占PCBA成本的20%左右,电容电阻电感的存在感极低,江湖地位真的很被动,这也是被动元件名字的由来吧! 电容2017年全球规模约为 210亿美元,中国约为 1000 亿元。而其中占比最大的陶瓷电容MLCC全球规模约110亿美元,中国约为520亿元左右。 而电阻电感等占比更低,2017年全球片式电阻规模约50亿美元,中国约为220亿元;2017年全球片式电感规模约30亿美元,中国约为130亿元。 2017年,中国大陆市场容阻感总体规模约1515亿元,相比3万亿的PCBA成本,几乎等同于配太子读书。同时,被动元件的复合年均增长率6.29%,看起来,这是一片温和平静的小市场。 打破平衡目前被动元件市场格局是日系厂商占绝对主导,仅村田和TDK两家就占据全球接近50%的市场份额;台湾被动元件厂商超过55家,主要厂商包括国巨、华新科、华科、厚生,大毅等,目前,随着不断发展和扩张性并购,全台湾被动元件产值跃居全球第二。 多年来,由于通用型容阻感利润淡泊,而且,随着三星电机这个价格大鳄的切入,市场更是雪上加霜。这很容易让人误会,容阻感是不是已经日薄西山,无可救药了? 于是,欧美日韩厂商积极转型利润丰厚的汽车电子市场,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,试图保持高毛利和竞争壁垒。而在现有的中低端产品中,要么维持产能,要么转产中高端。 也有人说,这波被动元件需求提升来自产业结构改变,需求端有矿机、汽车电子、工业类小型化高容、高规产品以及RF组件,对被动元件使用数量骤升。反正,涨价的理由一堆一堆。 25%-30%的市场缺口,杠杆效应+蝴蝶效应,让炒家们找到了价格狂飙的高速通道,于是MLCC等被动小火车就开始失控了! 爆炒MLCC据传,由于一部分台湾企业有意捂盘不放货或者少放货,这让渠道炒家们看到了暴炒的机会。很多人怀疑,不排除有少部分原厂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瓜分暴利的饕餮盛宴。 台湾国巨、华新,华新科等已经多次上调MLCC价格,有的价格总涨幅接近100%。而厚生,大毅等贴片电阻企业也不甘落后,连声喊涨,连大陆的风华高科,三环,宇阳等也跟进了涨价。 据说,目前的MLCC等,高端产品不敢涨价(大客户),只有低端在涨(中小客户)。而涨价理由,很多都是渠道商的各种噱头。而且,供应商原厂的涨价幅度,在渠道商这里会成倍放大。 尤其是华强北,参与MLCC等炒货的商家超过30-40%,大大小小的各种商铺,房间,堆满了村田,三星,国巨,厚生,TDK等品牌的容阻。连一家卖三星手机的,也忍不住换上了卖三星电容的牌子。 而价格,就像脱缰的野马,完全失控。MLCC的0603-104K,50V,从5元涨到了110元,0402 16V从3元涨到了33元。芯片电阻0402 5% OR涨幅也超过了10倍。
原厂没有货,那就去代理商那里找,然后是贸易商。更为夸张的是,还有些人找到了客户端的EMS和ODM企业,试图从客户的仓库里腾挪出MLCC来高价倒卖。 掘地三尺,全民皆兵,就像当年美国西部的淘金大军;坐地涨价,上蹿下跳,容阻的渠道端已经彻底失控了。由于水泥电阻没怎么涨价,让水泥电阻本土品牌星宇佳的老板老谢,有点失落感。 据传,部分庄家已经打扫战场,开始撤退;击鼓传花,总要有人买单,那谁是这个"幸运儿"呢?操控阴影20-30%的市场缺口,6.9%的年增长率,居然萌生了10倍以上的暴利空间,这显然不符合商业规律!无论是原厂,还是代理,都惊呼看不懂! 中小客户看不懂就算了,华强北看不懂也算了,反正大家都是散户,没什么好说的。难道这些捂盘囤货的人,连他们都看不懂吗?如果有人控制上游原材料,比如陶瓷基板、比如拍卖机制等,期间一点点放货,饥饿营销,情况会怎么样? 2018年3月21日,欧盟委员会认定9家日本企业在1998-2012年间对铝质电解电容/鉏质电解电容进行价格垄断,并合计开出约2.54亿欧元罚款。 此前,发改委曾就存储器持续涨价问题多次约谈三星,目前存储器价格已经开始下滑。而以MLCC为代表的被动元器件,仍在持续涨价。 唇亡齿寒,又该谁站出来管一管中国市场上失控的MLCC等容嬷嬷们呢?此消彼长2017年,大基金第一期1200亿元投入完毕,芯片产业链龙头企业群基本覆盖,产业一派繁荣。同期,2017年,中国进口2500亿美元芯片,比2016年多约230亿美元,而这230亿美元,大部分来自于芯片涨价,我们无端就多付出了1450亿元。 此消彼长,中国人还多支出了250亿元的成本!不过这还没完,更厉害的"绞杀"套路,还在后面呢!毫不起眼的配角MLCC容嬷嬷幽幽而来,中国市场1500亿元的容阻感被动元件,可能就活生生卖出了3-5千亿元来。 2018年3月28日,中国制造业普天同庆,国家增值税减免超过2400亿元,可惜不经意间,这2400亿元,就被容嬷嬷给强取豪夺走了。 大赢家国巨目前,国巨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芯片电阻 (R-Chip) 制造商、全球第三大积层陶瓷电容 (MLCC) 供货商。国巨2017年财报,第4季毛利率冲上43.7%,年成长19%,比IC设计龙头联发科的37.4%还多出6.3%。2018年3月,国巨公司的股价已经突破500元新台币,一年涨幅超过了520%。成功补位,精准营销,国巨成为了本轮MLCC涨价的最大赢家。 2013年,国巨电子董事长陈泰铭跻身某知名杂志评选的全球十大收藏家行列!据说,陈泰铭在幕后主导的功力无人能及,唯有距离,让他春风化雨。正如外界多次传出他和香港明星关之琳绯闻,而他却在高处,听涛闻声,巍然不动! 陈泰铭认为,这次产业结构改变,供应商依旧节制扩产,加上设备交期拉长至14个月到18个月,将使产业景气强度持续较久,不仅对2018年看法乐观,更会延续到2019年。 绞杀未来一直以来,日、韩企业主要生产中高端MLCC产品,而中国大陆地区、台湾地区企业则立足于中低端市场。但是,台湾国巨通过并购和扩产升级,逐渐杀进了第一集团。 MLCC产能高度集中,其中前五大厂商是村田、三星电机、国巨、太阳和TDK合计占据总市场份额的85%。中国大陆的宇阳、风华高科、三环、火炬电子等,MLCC厂商全球市占率不超过8%。 而日本和韩国四大MLCC制造商(村田,太阳诱电,TDK,三星)已经大步向汽车电子、5G等高价值产品转移。当我们还在中低端市场混战的时候,竞争对手已经在布局未来的新战场了! 小编有话说 最大的需求市场,却任人鱼肉,予取予求,这是何等的悲哀!如果中国核心元器件不强大,不缩小差距,"中国制造2025"的强国梦,随时都有可能被无端暂停,随时都有可能被中途绞杀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