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技术专家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解决各种三星贴片机问题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加入
x
1、锡膏印刷的物理过程
锡膏印刷是SMT工艺的关键工序,由于是锡膏是锡粉(powder)和助焊剂(flux)的混合物,锡膏在印刷过程中偏流体形态。粘度是影响锡膏的流体形态的主要指标,粘度低容易流动,填充和坍塌;粘度高容易滚动、脱膜和成型。而在锡膏印刷不同阶段,对粘度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,表1表示SMT制程不同阶段对锡膏粘度的需求。可见不同阶段希望有不同的粘度。
序号 过程 粘度需求 作用 1 印刷-锡膏滚动 低 粘度太大滚不起来 2 印刷-图形填充 低 便于模板开口的填充 3 印刷-脱膜 高 锡膏粘住PCB,脱膜成型,不会坍塌 4 轨道移动 高 锡膏成型,无坍塌 5 贴片 高 锡膏成型,无坍塌 表1. SMT过程对锡膏粘度的需求
影响粘度的因素很多,比如锡粉含量越高粘度越大;锡粉颗粒越大粘度越小;温度越大粘度越小;剪切速率越大粘度越小。同时锡膏存在触变性,即粘度随着恒定剪切速率作用下随着时间/次数的增加而降低。综上所述,SMT对粘度是一个非恒定的需求,同时粘度本身也是极易改变的变量。这对锡膏印刷工艺及印刷机的参数设置提出很高要求。
锡膏印刷主要分为3个阶段:滚动,填充和脱膜。锡膏滚动如图1所示,在刮刀的移动下,锡膏受到左下的压力,这个压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。水平分量推动锡膏向前滚动,竖直分量推动锡膏向下的开口填充。
 图1.锡膏印刷时的物理过程
由于触变性的作用,锡膏在模板开口正上方移动时,剪切力使锡膏粘度最低,竖直分量的压力使锡膏迅速的向下跌路到模板开口里面。一旦锡膏落到模板开口里面,锡膏不动了,粘度上升,粘在PCB焊盘上面。
 图2.锡膏脱膜时的物理过程
脱膜如图2所示,在印刷机机台将PCB向下拉力钢网模板的时候,锡膏主要受PCB的附着力和钢网壁的摩擦力。由于粘度的增加,PCB的附着力大于钢网壁的摩擦力,这样脱膜后,锡膏会停留在PCB焊盘上,从而实现锡膏的涂布。要是出现PCB的附着力不大于钢网壁的摩擦力,就会出现脱膜不良,PCB焊盘将会少锡。为了减少这种不良,通过锡膏解冻,搅拌,印刷寿命等管控,保证触变性和粘度正常。或者使用电铸钢网,纳米钢网,FG钢网来减少孔壁的摩擦力。
2.研究思路
要研究印刷参数对锡膏体积的影响,可以黑盒法进行建模,输入为印刷参数,输出为锡膏体积。即y=f(x1,x2,…,xn)。Y为因变量,即印刷体积;X为自变量,即印刷参数。在模型函数选择上,考虑到我们希望有个定性的关系,X变化对Y的影响,所以本次选用田口DOE OFAAT(one factor at a time,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)进行。
根据印刷设备参数及功能配置,我们选取印刷速度,刮刀压力,印刷间隙和脱膜速度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。表2为OFAAT实验计划表。
运行序 印刷速度 刮刀压力 脱膜速度 印刷间隙 1 10 5 0.3 -0.5 2 10 6 0.3 -0.5 3 10 7 1 0.5 4 10 9 1 0.5 5 20 5 0.3 0.5 6 20 6 0.3 0.5 7 20 7 1 -0.5 8 20 9 1 -0.5 9 30 5 1 -0.5 10 30 6 1 -0.5 11 30 7 0.3 0.5 12 30 9 0.3 0.5 13 40 5 1 0.5 14 40 6 1 0.5 15 40 7 0.3 -0.5 16 40 9 0.3 -0.5 表2. DOE计划表
3.印刷参数对锡膏体积的影响
3.1 锡膏体积均值分析
根据DOE实验数据分别进行均值、标准差和信噪比的分析,图3是锡膏体积均值响应表及主效应图。
  图3.均值响应表及主效应图
从图3可以看到,不同印刷参数水平对锡膏体积产生影响。随着速度增加,锡膏体积先增加后降低;随着压力增大,锡膏体积呈上下跳动;脱膜越快,体积越多;间隙越大,体积越多。d (delta)代表锡膏体积变化的最大值,从排秩来看,速度引起的变化最大,其次为印刷间隙,再次是脱膜速度,压力是影响最小的因素了。
3.2锡膏体积信噪比分析
图4是S/N(Signal to noise ratio,信噪比)响应表及主效应图。
  图4.信噪比响应表及主效应图
S/N代表数据集中在目标的值的密集程度,在锡膏印刷中则表示锡膏体积的稳定性,也就是与Cpk强相关的指标。信噪比越高,Cpk越高;信噪比越低,Cpk越越低。对应信噪比和Cpk是否存在函数的映射关系?可以进行另外专题研究。
从图4可以看出,印刷参数的水平对信噪比影响比较大,随着速度增加,S/N 先增加后降低;随着压力增加,S/N 先降低后增加;而脱膜速度和和印刷间隙也对S/N有微小的影响,相较于速度和压力的言属于次要因素。
d代表锡膏体积S/N变化的最大值,从排秩来看,刮刀压力变化范围最大,其次刮刀速度,印刷间隙再之,最后是脱膜速度。这表明不同参数类别对锡膏体积稳定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,压力和速度是影响比较剧烈的,间隙和脱膜是影响比较温和的。
3.3 位置—散度模型
锡膏印刷属于典型的望目型工程问题。我们希望最好的目标是100%,上下有点小波动就最完美了。
使用位置—散度模型可以快速实现稳健参数的识别和设置。所以识别位置因子和散度因子对指导参数调试有现实意义。位置因子是根据均值排秩决定的,它代表了锡膏体积数据中心值相对目标值的位置。偏左代表锡膏体积小于目标;偏右代表锡膏体积大于目标,正中表示锡膏体积为100%(完美状态)。散度因子是根据S/N排秩决定的,它代表了锡膏体积数据分布的分散性,S/N越高,对应的均方差越低,数据分布越集中,锡膏体积印刷过程变异越小;S/N越低,对应的均方差越大,数据分布越分散,锡膏体积印刷过程变异越大。 根据均值和S/N排秩,锡膏体积印刷的位置因子和散度因子如图5所示,
 图5. 位置因子和散度因子
3.4 印刷参数设置的工程指导
确定了印刷参数的位置因子和散度因子,对SMT的锡膏印刷工艺有巨大的指导意义。工程参数调试主要分为望目型和非望目型(望大或者望小)。他们在参数调整是顺序是有差异的。
1、锡膏印刷的物理过程
锡膏印刷是SMT工艺的关键工序,由于是锡膏是锡粉(powder)和助焊剂(flux)的混合物,锡膏在印刷过程中偏流体形态。粘度是影响锡膏的流体形态的主要指标,粘度低容易流动,填充和坍塌;粘度高容易滚动、脱膜和成型。而在锡膏印刷不同阶段,对粘度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,表1表示SMT制程不同阶段对锡膏粘度的需求。可见不同阶段希望有不同的粘度。
序号 过程 粘度需求 作用 1 印刷-锡膏滚动 低 粘度太大滚不起来 2 印刷-图形填充 低 便于模板开口的填充 3 印刷-脱膜 高 锡膏粘住PCB,脱膜成型,不会坍塌 4 轨道移动 高 锡膏成型,无坍塌 5 贴片 高 锡膏成型,无坍塌 表1. SMT过程对锡膏粘度的需求
影响粘度的因素很多,比如锡粉含量越高粘度越大;锡粉颗粒越大粘度越小;温度越大粘度越小;剪切速率越大粘度越小。同时锡膏存在触变性,即粘度随着恒定剪切速率作用下随着时间/次数的增加而降低。综上所述,SMT对粘度是一个非恒定的需求,同时粘度本身也是极易改变的变量。这对锡膏印刷工艺及印刷机的参数设置提出很高要求。
锡膏印刷主要分为3个阶段:滚动,填充和脱膜。锡膏滚动如图1所示,在刮刀的移动下,锡膏受到左下的压力,这个压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。水平分量推动锡膏向前滚动,竖直分量推动锡膏向下的开口填充。
 图1.锡膏印刷时的物理过程
由于触变性的作用,锡膏在模板开口正上方移动时,剪切力使锡膏粘度最低,竖直分量的压力使锡膏迅速的向下跌路到模板开口里面。一旦锡膏落到模板开口里面,锡膏不动了,粘度上升,粘在PCB焊盘上面。
 图2.锡膏脱膜时的物理过程
脱膜如图2所示,在印刷机机台将PCB向下拉力钢网模板的时候,锡膏主要受PCB的附着力和钢网壁的摩擦力。由于粘度的增加,PCB的附着力大于钢网壁的摩擦力,这样脱膜后,锡膏会停留在PCB焊盘上,从而实现锡膏的涂布。要是出现PCB的附着力不大于钢网壁的摩擦力,就会出现脱膜不良,PCB焊盘将会少锡。为了减少这种不良,通过锡膏解冻,搅拌,印刷寿命等管控,保证触变性和粘度正常。或者使用电铸钢网,纳米钢网,FG钢网来减少孔壁的摩擦力。
2.研究思路
要研究印刷参数对锡膏体积的影响,可以黑盒法进行建模,输入为印刷参数,输出为锡膏体积。即y=f(x1,x2,…,xn)。Y为因变量,即印刷体积;X为自变量,即印刷参数。在模型函数选择上,考虑到我们希望有个定性的关系,X变化对Y的影响,所以本次选用田口DOE OFAAT(one factor at a time,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)进行。
根据印刷设备参数及功能配置,我们选取印刷速度,刮刀压力,印刷间隙和脱膜速度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。表2为OFAAT实验计划表。
运行序 印刷速度 刮刀压力 脱膜速度 印刷间隙 1 10 5 0.3 -0.5 2 10 6 0.3 -0.5 3 10 7 1 0.5 4 10 9 1 0.5 5 20 5 0.3 0.5 6 20 6 0.3 0.5 7 20 7 1 -0.5 8 20 9 1 -0.5 9 30 5 1 -0.5 10 30 6 1 -0.5 11 30 7 0.3 0.5 12 30 9 0.3 0.5 13 40 5 1 0.5 14 40 6 1 0.5 15 40 7 0.3 -0.5 16 40 9 0.3 -0.5 表2. DOE计划表
3.印刷参数对锡膏体积的影响
3.1 锡膏体积均值分析
根据DOE实验数据分别进行均值、标准差和信噪比的分析,图3是锡膏体积均值响应表及主效应图。
  图3.均值响应表及主效应图
从图3可以看到,不同印刷参数水平对锡膏体积产生影响。随着速度增加,锡膏体积先增加后降低;随着压力增大,锡膏体积呈上下跳动;脱膜越快,体积越多;间隙越大,体积越多。d (delta)代表锡膏体积变化的最大值,从排秩来看,速度引起的变化最大,其次为印刷间隙,再次是脱膜速度,压力是影响最小的因素了。
3.2锡膏体积信噪比分析
图4是S/N(Signal to noise ratio,信噪比)响应表及主效应图。
  图4.信噪比响应表及主效应图
S/N代表数据集中在目标的值的密集程度,在锡膏印刷中则表示锡膏体积的稳定性,也就是与Cpk强相关的指标。信噪比越高,Cpk越高;信噪比越低,Cpk越越低。对应信噪比和Cpk是否存在函数的映射关系?可以进行另外专题研究。
从图4可以看出,印刷参数的水平对信噪比影响比较大,随着速度增加,S/N 先增加后降低;随着压力增加,S/N 先降低后增加;而脱膜速度和和印刷间隙也对S/N有微小的影响,相较于速度和压力的言属于次要因素。
d代表锡膏体积S/N变化的最大值,从排秩来看,刮刀压力变化范围最大,其次刮刀速度,印刷间隙再之,最后是脱膜速度。这表明不同参数类别对锡膏体积稳定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,压力和速度是影响比较剧烈的,间隙和脱膜是影响比较温和的。
3.3 位置—散度模型
锡膏印刷属于典型的望目型工程问题。我们希望最好的目标是100%,上下有点小波动就最完美了。
使用位置—散度模型可以快速实现稳健参数的识别和设置。所以识别位置因子和散度因子对指导参数调试有现实意义。位置因子是根据均值排秩决定的,它代表了锡膏体积数据中心值相对目标值的位置。偏左代表锡膏体积小于目标;偏右代表锡膏体积大于目标,正中表示锡膏体积为100%(完美状态)。散度因子是根据S/N排秩决定的,它代表了锡膏体积数据分布的分散性,S/N越高,对应的均方差越低,数据分布越集中,锡膏体积印刷过程变异越小;S/N越低,对应的均方差越大,数据分布越分散,锡膏体积印刷过程变异越大。 根据均值和S/N排秩,锡膏体积印刷的位置因子和散度因子如图5所示,
 图5. 位置因子和散度因子
3.4 印刷参数设置的工程指导
确定了印刷参数的位置因子和散度因子,对SMT的锡膏印刷工艺有巨大的指导意义。工程参数调试主要分为望目型和非望目型(望大或者望小)。他们在参数调整是顺序是有差异的。

|